人们是不是总说您的电视或收音机的声音太大了?
您曾经因为没有听到门铃声或电话铃声,而错过别人的拜访和电话吗?
经常这样的生活,是您需要的吗?!——不!我不接受!
当听收音机的时候,您在理解流行歌曲的意义上有困难吗?
经常这种硬邦邦对话,能温柔点,客气些吗?!——当然,也许您可以尝试一下助听器。
您是否感觉到腿脚不稳,在黑暗的环境中行走困难,或者在健身时容易失去平衡?在很多情况下,平衡问题与听力损失有关。幸运的是,助听器可以改善平衡,让您不容易跌倒。
听力损失与平衡问题关系密切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表明,听力损失会增加您跌倒的风险。研究人员分析了2001年至2004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所收集的数据,在这项调查中,2017名年龄在40岁至69岁之间的参与者接受了听力和平衡测试,并回答了有关跌倒史的问题。研究发现,轻度听力损失跌倒的可能性是听力正常人的3倍。听力损失每增加10dB,跌倒风险增加140%。
研究者分析这可能有2方面原因:
助听器如何帮助保持平衡
另一项由美国华盛顿大学进行的研究考察了“助听器对姿势稳定性的影响”。研究选取了14名65岁至91岁之间的听力损失患者。研究采用标准的平衡能力测试,总共测试两次,分别测试了佩戴助听器和不戴助听器时的平衡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佩戴助听器时平衡能力表现更好,这表明利用听觉线索可帮助保持平衡。这是同类研究中首次发现这种联系。
配戴助听器的好处还有很多,欢迎订阅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祝愿您早日 重返有声世界,乐享美好人生。
佩戴助听器可以有效改善社交沟通,家庭关系,身心健康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尽管如此多的好处,但有些用户依然因为对聆听效果不满意,而不愿意佩戴。那到底会存在哪些效果不好的情况,分别是什么原因,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许多人看来,50岁已步入老年阶段,随着身体各项机能的退化,比如老花眼、耳聋等,老年生活就意味着简简单单的养老居家生活。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都希望生活退休但不褪色,越来越多的银发族更追求健康和时尚。
而老年人听力下降是更普遍现象,听力损失不仅影响沟通,还严重影响老人的社交、娱乐等,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助听器可以帮助听损老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有质量的生活,让老人的生活依旧可以“年轻”,依旧可以丰富多彩。
什么是老年性聋
老年性聋,又称年龄相关性听力下降(ARHL),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双侧渐进性、对称性的感音性神经性耳聋,主要见于高频听力受损,常伴有耳鸣或者颅鸣,部分患者表现为言语识别能力降低,特别是在噪声环境下,是听觉系统不可逆的损害。
老年性聋与生物性老化有关,取决于与衰老有关的各种影响因素,如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至今其发病机制不明。由于老年性聋的发展特点为渐进性的,因此具有发病隐匿的特点,当老人与其家人察觉到听力下降的时候,听力损失程度往往已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状态。
老年性聋的危害
据我国首部听力健康蓝皮书《中国听力健康报告》中数据显示,老年性耳聋占据了我国听力残疾致残原因的首位,约51.61%。而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60岁及以上听力障碍者共39166人,老人听力障碍现患率为11.04%。而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性聋的数量日益庞大。
老年性聋不仅影响老人的听力和沟通交流,还会引起其他安全、社交、心理等问题。除了由于听不到造成的安全隐患,患有听力损失的老人还比听力正常的人更容易发生跌倒。
老年听力障碍患者常感觉孤独、沮丧、焦虑、缺乏自信心,出现自我封闭的情况。严重者还会引发老人的认知功能出现障碍,以及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助听器让老人依旧“年轻”
助听器是老年性聋患者重新回归有声世界的有效途径。通过佩戴助听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人恢复正常听力,解决沟通问题,还能在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给他们带来全新的改变。
老人的生活有柴米油盐,也有诗和远方。助听器可以帮助老人在菜场、超市等嘈杂的环境中,也能和老姐妹顺畅沟通。如果老人爱好刷抖音、看视频,助听器的无线直连功能,可以帮助老人在享受高清音质的同时,还不用担心音频设备声音太大而影响到其他家人。年轻时候的爱好,比如唱歌、跳舞,也不用因为听不清楚而割舍,可以继续享受这些爱好带给老人的快乐。
声音小或听不到
佩戴助听器的第一诉求是听到,小到沟通对话中的语气细节,大到真实环境中的各种噪音,这取决于助听器的输出能力。对于听力损失较轻者,需要的增益少,低输出可以满足;而对于听力损失严重者,低输出的助听器会让他们感到声音小、失真或听不到。
北极星·蔚蓝助听器大功率双受话器的组合,可以比以往产品有更多输出,
充分满足重度和极重度患者的言语交流、音乐聆听等需求。
安静环境下听不清
这可能是由于听损时间较久、较重或某些特殊听力类型,如高频陡降型导致的自身言语分辨能力较差。即使佩戴了助听器,短时间内可能仍然存在听不清的情况。
但这并不意味着助听器无效,反而您更应该坚持佩戴,因为它会让您重新听到并分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久而久之,言语分辨能力会得以提升(听神经病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