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仕达助听器
厦门中心
公司介绍
专家团队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为什么老年人对助听器的经济投入与助听器的效果回报不对等?

    发布时间:2023-07-20 16:12:3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互联网转载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laidingjia@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为什么老年人对助听器的经济投入与助听器的效果回报总是存在差距?

由于老年性聋病理、生理的特点及助听器电声性能的局限,这两方面严重影响助听效果,使老年人对助听器的经济投入与助听效果的回报有一定差距,难以满足部分病人对助听器的过高期望值,并因此而产生某些社会心理问题,进而影响老年人的听力康复。为此,在选配助听器后,选配人员应向老年患者详细讲解老年性聋的听觉特点与相关的助听器知识,对其进行适当的辅导训练,从而使老年乐于接受助听器,并提高助听效果及康复质量。

(一)向老人介绍老年性聋的听觉特点

介绍老年性聋的听觉特点,有利于老年人对助听器的期望值趋于合理,并耐心、自觉地进行适应性训练。老年性聋的听力特征见本节一。此外。老年人的理解力、文化程度、高龄思维、体力精力的衰退等也是影响助听效果的因素。

(二)指导老年人学会放置助听器及调节助听器上的各功能钮

一些老人因为助听器的放置不到位,产生刺耳的声反馈啸叫而不愿意佩戴助听器,选配助听器后耐心地指导老人反复操作放置方法,直至老人能自己正确放置,很容易克服这一不适。向老年人详细讲解助听器上各功能钮的作用,并教会他们如何调节,可使助听器发挥更好的声响效果。如音量的调节,应以声音听起来舒适又能听清对方讲话为宜。避免声音放得太大产生噪声放大和重振。

(三)辅导老人掌握适应助听器及与人交流的方法

语言是人类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它的接受与认知是人的主动过程,通过对老年人进行适当的训练,开发其综合潜能,可克服佩戴助听器早期听觉不适和听觉不习惯现象,提高社会交流能力,增强助听效果。

(1)首先告诉老年人戴助听器后听清每个字是困难的,只要能听与交流就可以,而不必达到100%的言语识别率。宜采用近距离(1M以内)放低语言声的交流方式。

(2)决心与耐心是取得良好助听效果的保证。开始先在家中与家人面对面交谈,家人声音应慢而清晰,句子应简单易懂,并耐心、亲切,使老人感到温暖。当听懂80%交谈内容时,就可提高说话速度。注意不要让老人疲劳,切忌长时间与老人交谈。

(3)因助听器的声音和原听到的声音存在差异,所以要适应一段时间,开始每天戴1~2小时,3个月内逐渐递增佩戴时间,能听清自己讲话声和室外声后可以多和人交谈,直到整天戴用为止。

(4)老人聋耳长期处于“安静”状态,戴助听器后一旦听到外界各种声音,一时不能适应,因此不能一下子接触声大的环境,要先在安静环境下使用助听器,适应后再接触噪声环境,同时要再次学会精神集中去听想要听的东西,把要听的东西从背景声音中分开。

(5)初戴助听器后听自己的声音要比听外界语声大,有时甚至听不清自己的声音,应每天自己练习朗读,控制发音。

(6)听力下降时间越长,在噪声环境中聆听语言的功能就缺失得越多,需要再次学习这种能力。

(7)在和众多人交谈时,只集中听一位讲话者的声音,并尽可能接近他,不要因为要求与别人近距离交谈而害羞。

(8)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去听电台与电视台的播音,因为这些复制声是不自然声,速度也快,只要听懂讲话的内容即可。

除上述方法外,交流时还应把听力、理解力、注意力、兴趣以及视觉所得的讯息整合起来,加以分析运用,必要时请别人讲话慢些,以充分发挥大脑皮层潜能。


  • 联系我们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中心
0592-5656776
 分  站  网  址:xm.austar-hearing.com
地              址: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329号太平洋广场北楼4层38-39号 电话:0592-5656776
  • 图片新闻
  • 最新文章